老街新韵 | 漫步花间,探百年老街新气象
发布时间:2023-05-13 点击:617

 

于19世纪下半叶形成的青岛路片历史文化街区,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。

 

2021年12月26日,青岛路道路整治和花街建设工程正式启动。升级改造后的青岛路在铺装、花箱、景观节点和灯光设计上增加了许多“花”的元素,街头的鲜花电话亭成为了社交平台上的热门打卡地,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市民前来观光。

 

 

青岛路片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汉口最早建设的租界地——英租界。街区南起南京路,北至天津路,西至胜利街,东到沿江大道,面积19公顷,汇聚了汉口汇丰银行大楼、汉口横滨正金银行大楼等大量金融建筑、平和打包厂等工业建筑以及咸安坊等里分建筑,集中体现了租界区金融业、工业遗迹、居住建设的发展历程。

 

保安洋行旧址

 

保安洋行始建于1914年,这栋由景明洋行设计,汉协盛营造厂施工的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建筑,是当时全武汉集顶级设计和一流施工打造出来的精品。站在门口好像马上能顺着时光的脚步穿越,重返百年前的汉口老街。

 

平和打包厂

 

平和打包厂是英国人在汉口开设最早的棉花打包厂之一,也是武汉市较早的多层工业建筑。

 

平和打包厂始建于1905年,为钢筋混泥土结构,建筑光滑平整,朴实耐用,是典型的近代工业建筑。满带岁月痕迹的平和打包厂如今已成为时尚创意产业园区,书店、咖啡店、企业……都在此处齐聚,为这座优秀的历史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 

鲁兹旧居

 

站在平和打包厂的天台向下望去,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映入眼帘,这便是“鲁兹旧居”。

 

1904-1938年间,美国主教鲁兹(汉名吴德施)携全家居住于此。在抗战初期鲁兹主教经常参加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活动。中共领导人周恩来、朱德、彭德怀,国际友人安娜·路易斯·斯特朗、艾格尼丝·史沫特莱、诺尔曼·白求恩等到汉后都曾在此居住。

 

景明大楼

 

景明大楼是武汉历史上重要的外资建筑设计机构之一 ——英资景明洋行为自己设计建造的6层大楼,1921年建成。此楼的建筑风格受到新建筑运动的影响,外观处理趋于简洁现代,简化了古典的装饰。内部平面布局紧凑,建筑立面装饰简洁,层次错落,虚实对比,很是生动。

 

汇丰银行旧址

 

青岛路和沿江大道的交界处,矗立着三栋银行大楼,独特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,让人耳目一新。

 

汇丰银行大楼建于1913-1920年,为一幢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,平面呈平行四方形,具有古希腊建筑风格,是汉口最典型的西方古典式建筑之一。汉口汇丰银行1868年开业,1955年停业。现为光大银行。

 

花旗银行旧址

 

花旗银行位于青岛路口南侧,建于1922年,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,5层,外观以花岗岩构造,为仿古希腊建筑风格。临街的东、北两立面以巨型立柱贯通形成柱廊,柱头为爱奥尼式,建筑雄浑壮观。现为工商银行办公楼。

 

横滨正金银行大楼旧址

 

横滨正金银行大楼为一座西洋式四层楼房,现存大楼为1921年重建,占地1189平方米,建筑面积4756平方米。汉口横滨正金银行1894年开业,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中国政府接收。现为中信银行。

 

 

如今,新生的文化产业正在青岛路上萌芽,精致小店和古典建筑并肩而立,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赋予了这条百年老街新的气象。

 

休闲娱乐、文化艺术、科技创新、时尚设计等多形态产业聚集,青岛路片逐渐成为了武汉人的工作空间、艺术空间、游览空间。

 

资料来源:《武汉历史建筑图志》、《武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览》、大江金岸、长江日报

编辑:天天

责编:李岚

© COPYRIGHT 2019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4007396号-1